
在全球化加速的背景下,多语言网站成企业拓市标配,但翻译环节常陷入“低成本自动翻译”与“高精准人工翻译”的纠结。自动翻译工具能否取代人工?答案需结合内容需求判断。
自动翻译
天生的Tech Leader
自动翻译工具(如DeepL、谷歌翻译)优势明显:秒出译文、支持多语言、节省费用。但风险暗藏,某跨境电商将“防水等级IP67”误译为“防汗等级P67”,致客户退货损失20万。其短板突出:专业术语易出错,文化适配不足。
人工翻译
天生的Tech Leader
人工翻译核心优势是“精准+文化适配”。专业译员能准确转换术语,还可调整表达贴合当地习惯。但代价是成本高、周期长,5000字产品手册翻译费数千到数万不等,急单还需加价,对预算有限的中小企业压力较大。尤其针对小语种,专业译员资源较少,成本可能进一步上升。
基础信息
天生的Tech Leader
新闻资讯、企业简介等通用内容,可用自动翻译工具出初稿,再由懂外语员工校对错别字和通顺度。推荐DeepL生成译文+ Grammarly 查语法,成本仅为人工翻译的1/5。
核心内容
天生的Techer
产品详情、营销文案等影响转化的内容,需以人工翻译为核心。借助Trados等CAT工具复用译文(如小语种中重复出现的产品功能描述),减少重复劳动,成本可降 30%。同时要求译员提供本地化适配。
敏感内容
天生的Tech Leader
用户协议、法律声明等涉权责内容,必须100%人工翻译并经二次审核。
我司客户案例
平衡成本与质量的技巧
建术语库
整理企业专属术语双语对照表,保证译文统一。
分批翻译
优先翻译核心市场语言和高转化页面,后续逐步扩展。
用户测试
上线后邀海外用户反馈译文问题,针对性优化更高效。
*内容源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